最近我们收到很多咨询 但是一一回复有时候难免顾不过来 也有很多的人可能会看不到 所以我们尝试开一个专题 ↓↓↓ 崔医生的有问必答 崔医生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中医全科主治医师,中药执业药师。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长期从事中医理疗对临床病症的治疗干预及小儿推拿的临床教学。擅长针灸火罐、艾灸、刮痧等或针药配合调理亚健康,提供保健指导,用药咨询等。今天我们崔医生给大家答疑解惑 关于宝宝积食的那些事 孩子感冒发烧,大多和积食有关。吃的太多,消化不了,就积食了。孩子吃东西没有节制,喜欢吃的就使劲吃,吃的杂,寒凉多也没关系。家长看孩子吃的香,心里也高兴。却不知那些没消化的食物就像定时炸弹,孩子稍一着凉就会感冒发烧。其实老祖宗早就留下话儿:“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很多中医学家都把积食称作百病之源 因为积食会给孩子的肠胃和脾脏造成负担 引起发热、扁桃体发炎、咳嗽、便秘 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就会造成孩子的营养不良 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 怎样判断宝宝是否积食了呢? 1.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会咬咬牙; 2.胃口不好,食欲明显不振; 3.肚子胀、肚子疼; 4.鼻梁两侧发青,舌苔中段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口气中有酸腐味; 5.大便恶臭。 需要说明的是:积食发热与感冒发热是有明显区别的。 积食发热者舌苔厚,黄腻,口有臭气,大便酸臭,肚子胀,有明显压痛感,无食欲。外感发热一般是舌苔薄白,多伴有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而积食发热一般没有这些症状。家长可以根据这个做自我的初步判断。 积食的小儿推拿护理方法01小儿推拿(1) 脾经、胃经、大肠经、四横纹 1,清脾经3-5分钟。作用:健脾调中,消食积化痰涎,补血生肌。 2,清胃经5-10分钟。作用:能清胃热,通调三焦之气。 3,清大肠5-10分钟。作用:调整大肠功能。 4,四横纹穴推3-5分钟。 手法示范: 推四横纹 02小儿推拿(2) 退六腑、捏脊、揉中脘 1,退六腑3-10分钟。长于清热、凉血、解毒。用于一切实热之症,清热之力较强。 2,捏脊捏5-9遍,调理时每天两次。 3,揉中脘每日两次,每次5-10分钟。 以上方法坚持每天一到两次,症状明显时,可一天两次。症状缓解时,可去掉退六腑,按以上穴位推拿即可,能够起到调理脾胃、消食导滞的功能,从而护理小儿积食。 另外,除了小儿推拿以外 我们也可以用一些食疗辅助 1.陈皮蜂蜜水制法:放入陈皮,加水,用大火烧开,再调小火15分钟,最后加蜂蜜当饮料喝。用法用量:1岁下,陈皮5克;1岁-2岁10克;2岁-3岁20克;3岁以上30克。 2.大麦茶制法:放入麦芽,用大火烧开,再调小火20分钟,取-毫升一日三次服用,也可以用炒麦芽磨粉后熬粥。用法用量:1岁以下,炒麦芽5克;1岁-2岁10克;2岁-3岁20克;3岁以上30克。 3.糖炒山楂制法:取红糖适量(如宝宝发热,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加入山楂(切开,留核)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用法用量:每顿饭后适量服用。适合化解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 4.山药米粥制法:取山药片克,大米或小黄米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加水适量,熬成粥。 还有妈妈问了:积食感冒与感冒积食有什么区别? 好问题! 一般孩子感冒的常见分型是分为风寒、风热或者暑湿感冒,或者时行感冒(流感)!所谓的积食与感冒,是具体分为:感冒积食和积食感冒!。 感冒积食是指感冒之后,脾胃差,饮食不化,先见外感,后见积食,你会看到孩子胃口很差,一是不想吃东西,二是即便吃了,却特别不容易消化,容易呕吐。 积食感冒是指孩子吃多了脾胃负担重了,一时消化不了,卫气往脾胃走,肺气相对较弱,这时候发生的感冒,这种情况是先见到积食的表现,比如孩子手心发热,舌苔变厚,由很能吃突然不想吃或吃的少了,随后会见有感冒的症状。 积食感冒和感冒积食都会见到感冒和脾胃差的症状,但两者是因果不同,所以护理方式也会有所区别。 但是不管那种情况,都要注意一点: 让孩子少吃为宜 而且每个人体质不同,病症不同 护理也理应不同 最好是咨询医生 根据每个人的情况 制定一对一的方案 孩子健康成长,才是最大的快乐~ 文末福利: 有个朋友帮忙调理身体很厉害哦~ ↓↓↓ 点击识别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