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变凉,越来越多的宝宝患上了感冒。 有人说不要给宝宝吃药,扛一扛就好了,还能增强免疫力 有人说不能瞎扛,不然会让宝宝病情加重 那么宝宝感冒到底是该扛还是吃药?应该怎么扛? 感冒的“现”状 普通的医院完全可以解决好,医院看病不放心,总是医院、医院或儿研所跑,哪里人越多,越往哪里挤。 在流感高峰期,看一个感冒发热至少要排队4个多小时,真正用于诊疗的时间不到4分钟,这是国内儿科普遍诊疗现状。 还有一件闹心的事:孩子吃了几次退烧药都不管用,这可怎么办啊?家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抱着孩子团团转,医院。 白天刚从医院看过,晚上又去儿研所急诊,病情似乎没有好转,医院排队。 医院,配的药换来换去,拎回一大包,药效相似,功能重叠的感冒药,结果反而无所适从。 宝爸妈常常纠结于: 要不要吃这个药或那个药?到底要吃哪几个药?这个药什么时候吃比较好?一系列迷迷糊糊的问题。盲目重复就诊,医院,对宝宝来说,没有带来更多的利益。 相反,频繁就医可能会增加交叉感染机会,还会促发过度医疗,这是很多家长并没意识到的严峻问题。 发烧并不都需要干预 首先必须特别强调一点,并非每一个孩子的发烧都需要干预。因为人体有自动调控体温以保持恒定的功能。 发烧是人体应对感染的一种保护性的防御反应,适度地提高温度的调定点,有利于人体免疫系统抵御和清除病毒的侵挠。 所以,中等度以下的发烧,完全没有必要采取强制性的退热处理。 有时物理降温即可只有持续性的高热,一般指39度以上,会引起一些不适的症状,如头晕、浑身酸痛、食欲减退等情况,我们才需要给予退热药。 退热药又称解热镇痛药,用退热药的目的并不是为退热而退烧,而是让孩子感到更舒适。除了服退烧药,物理降温也是一种辅助降温的手段。 很多发热的孩子末稍血管是在收缩状态,中心的体热无法带出体外,虽然体温很高,但四肢是凉凉的。 此时可以采用温水擦浴的办法,目的是通过水的蒸发带走一部分体热,同时可提高肢端的温度,使末稍血管扩张,加快体液的散发。 小婴儿的发烧,还可能是捂得太多造成的穿得太多,盖被子太厚,或用襁褓包裹得严严实实,都可能引起散热困难,最终会导致发热。 对于3个月以内的宝宝发烧,首先要注意是不是穿着过多过厚引起的。如果是,最好的办法是松开包裹,减少被盖或穿衣,让孩子自行散热。 其他的物理降温,酒精擦浴有很多弊端,已被摒弃不用。 冰袋冰枕仅用于重症脑病的脑部降温,一般不推荐在家庭中使用,特别是周围循环不好的孩子也并不适合用。 药物降温4个关键点常用的和推荐的退热药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对乙酰氨基酚,药理作用相对温和一点,代表的药物用泰诺林、百服宁等。 一种是布洛芬,作用更强悍一点,相对副反应也多一点,代表的药物有美林、布洛芬栓等。 如果体温不超过39度,又没有明显的不适,一般不推荐服退热药。 因为退热药本身也有诸多的不良反应,比如胃肠反应、皮疹,粒细胞减少等。 有四点需要强调一下: 1.在孩子存在明显脱水的情况下,必须先补足液体,然后再根据需要给予退热药。因为退热药是通过增加发汗作用,以增加散热。 2.市售的许多复方的感冒制剂,可能会含有解热镇痛药的成分,当服了这些药后,再用退热药时,可能退热成分叠加,引起退热药过量。 3.感冒时不滥用抗菌素。 感冒绝大多数为病毒感染,抗菌素不针对病毒,非但无效,使用不当反而会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有利病菌繁殖,加重病情。一般在感冒初期不需用抗菌素。 4.应警惕一部分孩子在高热时可能会发生惊厥。 高热惊厥的发生率大约6%。首发年龄多在6个月-3岁的婴幼儿。有过高热惊厥史儿童,最好在每次遇发热时,头2天给予口服预防惊厥的药物。 扛扛?不适合所有人不是所有的感冒孩子都可以先扛一扛 在感冒初期,孩子仅有轻微的流涕、鼻塞、咳嗽、低热等症状,若患儿的精神状况排起来还不错,食欲大小便也没改变。 此时你可以不医院,可以在家暂时观察,让孩子多饮水,多休息,减少带孩子外出。 有部分孩子的感冒,症状比较轻微,可以不用药,3-5天后也能自行缓解,医院了。 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感冒孩子都可以先扛一扛,医院,这要因人而异。 做好家庭护理1饮食体温对消化酶的活性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孩子普遍会有消化能力下降,表现食欲不振或拒食。 此时不能强迫孩子进食,可适当减少食物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易给太油腻的食物。 发热时水分散失增加,所以要鼓励孩子多饮水,或饮用一些清淡果汁,鼓励孩子适量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对于厌食或因口痛原因不能进食的孩子,要考虑酌情补液和适量的水溶性维生素。 2穿着衣服厚度既不能过多,穿太多不利于散热;也不能过少,过少也容易着凉,诱发感冒。 穿衣厚度应该与家长穿的差不多。 最简单的评估办法,家长可以伸手进孩子的后背摸一下,如果后脊背湿淋淋的,说明可能穿多了。当然评估时要考虑孩子的活动因素,刚活动过后当然也会大量出汗。 3休息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外出。 宝宝感冒或发烧时,常会感到疲倦,浑身酸痛,此时应让孩子相对休息,减少活动,保存体力,减少体能消耗,有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 学龄前或学龄儿童最好向幼儿园或学校请假,在家休息几天。减少外出,也有利于感冒病毒向外界进一步播散。 4环境居室安静,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禁止大人在室内吸烟,温度宜恒定,适当加增加室内湿度。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除了观测体温变化以外,重点要观察孩子的脸色、精神状态、呼吸频率、脉膊、食欲、睡眠、大小便等。 若发现病情有恶化或有什么异常情况应及时复诊。 近期精彩内容(点击下方蓝字标题查看文章↓↓↓ 亲亲圣诞,喜悦常伴!医本呼吸约您参加“圣诞亲子趴”纯干货|冬季哮喘患者猛增这三大误区一定要注意别怕,你有我!过敏性休克抢救五步走常见的哮喘也能夺人性命!冬季预防工作千万别粗心你知道吗?冷空气也是哮喘过敏原,而且还特别容易被大家忽略是该澄清一下了!这些天,这些有关雾化治疗的谣言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zhzt.com/gmyf/110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