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烧烤故事汇

时间:2023-4-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一份职业一门手艺一家店

昨晚睡不着看了会儿美食节目,结果越看越饿,于是果断起床去撸了顿烧烤。其实我是个几乎不做梦,很少失眠,近些年也极少吃宵夜的人。自打孩子上了小学,我除了偶尔去吃点宵夜,基本上是拒绝了一切夜生活和不必要的社交活动。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有严重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的滋味可真不好受,人到中年得注重身体的保养了;二是要辅导娃的作业等,这是个漫长又煎熬且极须耐心的事儿,好习惯得从小培养从小抓起,大人要以身作则才行。

说回烧烤。我以前做事还挺疯狂的,比如在某个时间段对某件事物特感兴趣的话,就一定要彻彻底底地去把它搞清楚为止。有那么一阵子,就很想找出我们当地最好吃的烧烤店。不是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二零一七年,我把当地但凡有点儿名气的烧烤店吃了个遍。为了凑伴儿,先在白天发一条朋友圈:今晚哪哪哪烧烤,要来的留言,我请客,或者说哪家烧烤店好吃,求推荐。

当然,除了品尝,我必定会调研一下每家店的营收情况。我一般不会选择去写那些知名度很高、生意爆好的店,因为那种店对于想进入行业发展的普通人而言没什么参考价值。为各方面资源一般的朋友们提供无需高门槛迈入的行业参考,是我前期分享的唯一目的。

下面写几家我比较熟络,接触时间长,看着他们发展起来的烧烤店,以供参考。

我二十出头的时候住在某师范大学附近,学校有两万多名师生,过了后门的那道大铁门就是一个村庄,每到晚上就人头攒动,整条街摆满了各种小吃摊。有一次我到一个摊上买烧烤,感觉老板很眼熟,一时又想不起在哪儿见过,过了几天才知道,原来这对夫妇就住在我楼下。我住三楼,他们刚搬进一楼不久,然后在边上租了个车库,用来准备和囤放烧烤的材料。此后一来二去的,彼此也就熟络了。

他们是隔壁县市人,男的原本是个泥瓦匠,专门承盖乡下的自建房,女的当帮手,一栋楼他们二人基本就能搞定,小工什么的一般主人家自己安排。盖房子的活虽然比较辛苦,但收入还可以,要是能一直这么安稳下去的话也挺不错。结果在某次干活的时候,这男的从四楼的高度摔了下去,导致左脚脚踝处粉碎性骨折,从此左脚就瘸了。

腿瘸了,那么像建房子这样的活自然是没法儿再干了。老板跟我说,那段时间他很颓废脾气也很暴躁,毕竟,一家老小的生计负担摆在眼前。生活要继续,调养了一年之后,拿到残疾证,他买了一辆三轮车去火车站、汽车站旁拉活。可是,没多久他就把车卖掉不干了,他说自己太老实本分了,不会忽悠人也不忍心欺骗那些外来民工。

那时候车站宰客的现象很普遍,不法分子专盯那些扛着大包小包的外来务工者杀猪行骗。比如乘客要去的目的地明明不远,司机为了多赚钱,非得绕一大圈;甚至把你拉到某个黑心饭店,靠强制消费拿提成,不给就一顿揍,报警也不管用。要是他也同流合污这么干,一天挣个三五百轻轻松松,但良心上不允许他去欺骗那些同是苦命的打工人。

他这般格格不入,注定是要受到排挤和打压的,在与同行发生了几次冲突之后,就索性不干了。不过在拉活的这段期间里,他发现了一个小商机,就是在大学城这边做点夜宵,生意肯定差不了。他和老婆一琢磨:目前租店铺没这个能力,但弄一辆三轮车卖油炸烧烤还是行得通的。

想法有了,难点是缺烧烤的撒料配方,两千年初不像现在,随便一搜就能找到所需的资源,配方即秘方,在那时是很难搞到的。幸运的是,在置办烧烤架这些行当的时候,五金店的老板娘说她的弟弟是做批发调味品生意的,那儿有配方,可以领他去要。于是他花了两百块钱买回配方,经过试验重新优化调配了口味,就出摊了。

就这样,他们靠着每晚限时经营的短短几个小时,一天挣个三四百,两年就攒下了第一套房,不过那时候房价便宜,一平米只要两千左右。

我们已经有近十年没见过面了,前几天我联系他约见了一面,主要是想看看他的现状怎么样了。毕竟是曾经的邻居,他见到我很开心也很热情,啤酒加烧烤边吃边聊。原本瘦瘦小小的他发福了不少,也早已换成了店面经营,几个小伙子负责烧烤,他只在最忙碌的时候搭把手。

他说以前摆摊的时候很辛苦,钱是硬抠出来的,现在有了店面有了员工,经营时间长了也基本不用自己干活了,轻松还赚得多。然后疫情这几年对他生意的影响也没构成致命性的打击,无非是少赚一点,送餐多了一大点而已。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每天净收入稳定在两三千之间。

他告诉我,他女儿马上就研究生毕业了,准备去当老师。还说以后女儿结婚不给陪嫁,家产也要等他老了才会交给她。我说你就这么一个女儿,大可不必如此,千万别寒了女儿的心,他说从小就这么跟他女儿讲的。

太特么抠门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做烧烤真的赚到钱了。

我刚结婚那会儿搬到了离市中心很近的一套老房子,因为我们当地最好的产科在那附近,老婆怀孕了方便检查等。在楼下不远处有一家烧烤店,老板乍看像个江湖中人,左青龙右白虎,大金链子小手表,不过不是大光头,没有肚腩,脸也白净帅气。

那时期我在做建筑装饰工程的生意,应酬特别多,几乎每晚都在喝酒宵夜,有些小聚我就领到这家烧烤店去了,吃完了回家也近。连着去了几次之后,老板看到我就会立马迎过来递烟打招呼,空了还会过来敬杯酒。

有时候我们去得比较晚,生意疏散,老板就会过来陪我们喝酒聊天。他说他年轻那会儿天天混在网吧打游戏,这种状态持续了很多年,他爸妈怒其不争天天骂他。直到玩劲舞团的时候聊了个女朋友,也就是他现在的老婆,生活才逐渐步上正轨。他们视频聊了几次,觉得很投缘,女朋友就从武汉过来找他了。一番接触,觉得这个女孩子很不错,按他的话讲就是善解人意会包容人。

第一次,他女朋友过来玩了一个星期,临走时对他说,要是想两个人能开花结果有未来,你得去找个事儿做,最起码先养活自己。老板说那时候他很迷茫,根本不知道去干什么,想着女朋友爱撸串,就说我去学做烧烤,以后天天给你烤串儿吃。

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这老板从此真就不去网吧打游戏了,找了一家烧烤店,开始认认真真地学手艺。那时候他女朋友大学还没毕业,每逢假期过来玩一段时间,差不多过了一年时间,她毕业了,他烧烤的手艺也学得差不多了。俩人商量之后决定,女方到男方这边发展,他开一家烧烤店。但是,过丈母娘这一关却十分困难。

你想啊,一边是双一流毕业的女大学生,妈妈还是个中学老师,一边是个高中学历前途未卜的三无青年,试问有哪个家长会答应这门亲事。女方是单亲家庭,爸爸很早就生病去世了,妈妈担忧男方没有稳定的工作,怕女儿将来吃苦受罪,一方面也不舍得女儿远嫁。不过女大不由娘,她毅然决然的到了男方这边,那会儿的就业环境不像现在这么恶劣,以她的学历很快就进了一家不错的单位。男方父母自然是乐开了花,爽快地资助他两万块钱开了一间烧烤店。小日子就这么支棱起来了。

大概过了一年多,他们俩存了一笔钱,在父母的帮助下买了一套小房子,准备当婚房用。但是丈母娘那边一直反对也不是个事儿呀,于是二人去武汉把老人家接过来玩了几天,过来一看,房子也买好了,自己女儿又非嫁不可,也只能勉强答应了。

我去他们家烧烤店消费的时候,已经开了有七八年了,买了两套房子,还买了辆宝马。来他家消费的基本都是老客,老板说他看着很多小孩子从小吃到大。过了两年多,我住的这套房子拆迁了,所以搬走后就很久没去他们家吃烧烤了。

在文章前面写过我在二零一七年的时候打卡了很多家烧烤店,那次我也去了他们家。五六年不见,老板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我,然后拉了会儿家常。在他的推荐下,我点了一份烤花甲、一个猪脑花、几只鸡爪、半打生蚝还有几个肉串。

不得不说,味道比以前更好了,他说现在不必再亲自动手,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琢磨口味了。我看了下后厨,四五个小伙子在忙着烧烤,打包的加上打杂的一共有十几个人。我打趣道,你发达了,他嘿嘿一笑,说还行。老板坐下来跟我喝了一瓶啤酒,我委婉地问了下营收的情况,他说平均每天的出单量在三百多到四百单左右。按平均每单三十元计算,四百单就是一万多块钱了,十分可观。

我问他,丈母娘对他的看法是否大为改观,他说这个老人家很执拗,退休之后也不愿意跟着他们在这边生活,说不想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就每年暑假过来陪外孙一两个月。

前几天我特意从他家店门前驰过,一眼望去,依旧灯光明亮,看来这三年对他影响不大。

我发小身高一米八,体重两百斤,打小就巨能吃。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家个个都是干饭王,平时吃饭的碗是咱们家盛汤的盆儿,他吃一顿够我吃三顿。不过他以前可是个线条流畅,有八块腹肌的帅小伙,是在上海当兵的时候吃成了个大胖子。

他从小不爱读书,但体能特好,十几岁就进体校练散打。后来他爸妈怕他学坏去惹是生非,就给他送到部队锻炼去了,没想到部队里的日子比待在家里还爽,他说就新兵阶段难熬一点,后来就整天搞吃的。等到退伍回家,他爸妈一看都傻眼了。

他酒量也特别好,记得十八岁那年,我们几个好友相约去喝酒。不一会儿,他就干了八瓶绿瓶的千岛湖,我们另外几人干了两三瓶全吐了。后来聚餐,我见过他喝了三十三瓶啤酒,前几瓶每瓶几秒钟吹完,大大的服字。

退伍之后他在安邦干了几年,但那点工资根本不够他花的,确切地说是不够他吃。某年年终聚餐,我们说既然你这么能吃能喝,不如自己开店做夜宵去,凭你的酒量绝对能喝出一片天地。得,辞职开店。

他们家是个挺大的城中村,所以不用租店面房,老婆的弟弟又是个厨师,只要简单的装修一下,置办点东西,定好菜品就可以开张。我们哥几个给他出了个主意:开张的前三天让顾客免费吃,每份套餐定时定量;门口写上啤酒吹瓶大赛,挑战成功者奖励现金一千元。当然,搞活动的这个钱由我们哥几个承担,要是效果不佳就接着策划接着砸。

在口味不错,经营成本又低的基础之上,这种“不缺钱”的土豪式玩法,是肯定会出圈的。第一,不用房租费,且周边的户主都认识;第二,合伙人是自己的小舅子,不存在跳槽辞职的问题;第三,菜品我们把关到满意为止才会推出去。有了这三大方面的保障,要是赚不到钱,那就奇怪了。

生意在预料之中火爆起来。很快,只做烤牛肉、烤羊腿、烤鱼、烤串就满足不了食客们的需求了,随后又增加了烧鸡公、酸菜鱼、煲、小炒等等。

发小“鲁智深”同志,只要发挥特长挨桌敬酒,咨询一下口味,大手一挥打个折就行了。人要做自己擅长的事,做对了事的气场是很强大的,吸引人也吸引钱。

尾声

现在网上充斥着各种出生论,什么有些东西你出生的时候有了就是有了,没有的话这辈子也就无缘了,什么父母的眼界和能力决定了子女的前途等等。

我的观点是,别去想暂时够不着的事,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在做事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去完善自我。行动才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朋友们,我写文章的目的,是想通过对各行各业的调研了解和深入分析,给大家起到一个在择业与谋生方向上的参考作用。前期我会写一系列进入门槛较低,但远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些职业。后面会逐渐延伸到需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或自身实力的行业。

你也可以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分享于我,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进步。假如你在生活中、工作中、或在家庭中遇到什么困扰,欢迎你给我留言或私信,我在空闲时一定尽量回复。坑哥不坑人,祝你们愉快!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zhzt.com/gmyf/153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