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黄宏审稿:李玉峰 郭某,男,29岁 初诊:年12月10日 主诉:心悸气短、胸闷二十天。 病史概况:二十天前感冒发烧后出现心悸气短,胸闷乏力,心前区疼痛,脉律不齐,医院就诊。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室性早搏。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后壁运动差,左室内径稍大。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经西药抗病毒、营养心肌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现症:心悸乏力,胸闷气短(可见气虚之证),心前区疼痛,自汗盗汗,心烦燥扰,口干舌燥(可见阴虚燥热之证)。 诊查:面色少华,精神倦怠。舌红少津,脉细,结象频出。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 辩证:气阴两虚,邪热内扰而致心悸。 治法:益气养阴复脉,兼清邪热。 处方:太子参15g,麦冬10g,五味子6g,生地黄10g,熟地黄10g,黄芪15g,当归12g,黄柏9g,黄芩9g,黄连6g,炙甘草6g 二诊:年12月17日 服上方药四剂心脏早搏消失,七剂后盗汗、心烦燥扰已止,心悸、心前区疼痛减轻,胸闷未除。脉沉缓,未见结象,舌质淡红。患者邪热已去,气阴渐复,前方减黄连、黄芩、黄柏苦寒清热之品,增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三诊:年1月24日 患者脉沉缓,未见结象。心电图已恢复正常,心悸胸闷气短消失,惟感神疲乏力。前方加山萸肉10g,继服,以巩固疗效。 本案系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据其临床见症,属中医“心悸”、“胸痹”范畴。患者素体虚弱,复感外邪,温邪病毒由卫入营,内舍于心,耗气伤阴,酿成气阴两虚、邪热内扰、虚中夹实之证。方中太子参、黄芪益气生津固表;当归、麦冬、生熟地黄养血增液以制火;辅以黄连、黄芩、黄柏清热泻火,坚阴除烦,使热清而火不内扰,阴坚而汗不外泄(注意三黄苦寒降泻,中病即止,过用恐伤正气,犯虚虚之戒);佐五味子敛肺止汗而生津。诸药相合,使气阴得复、邪热得清。 ——摘自高濯风医案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的治疗方法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电话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zhzt.com/gmyf/68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