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俗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健康的身体需要经年累月的养护,养生的理念也需要入心入脑的培塑。这些天,随着冬季时节变换,孩子发烧感冒的问题比较多,令一些家长焦躁不已,有的只知中药治根,却不知根在何处?有的急火攻心,听不得劝告,盲目退烧退热?有的对中医饶有兴趣,但一知半解,所提问题亦无法答复。故此,以感冒发烧这一常见病为例,通过重发去年编写的小文,借此谈谈中医关于身体“防御系统”的认识,希望能为大家增强对抗身体疾病的信心有所帮助。 发烧、流鼻涕、头晕、盗汗、吐痰、眼屎、血压升高、便秘或便溏,等等不适症状随之而来,这都是以身体元气为代表的“充身系统”在排除异己,病邪也在选择一定形式“逃逸”。中医在治疗疾病时,不是直接去杀伤侵害身体的“细菌、病毒”,而是通过针灸、汤药、导引等方法,因势利导,调动人体的“充身系统”,把致病的物质排出去,而且是病邪从哪里来,就从哪里出去。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疾病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感冒,它很普遍,基本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感冒的亲身经历。现代人是如何应对处理的呢?一有感冒发热就如临大敌,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赶紧灭火退烧、止痛、消炎,全是对抗性的方法。其实,这是身体的报警,警告你敌人入侵了,身体机能正在反抗,这时我们需要根据病邪在身体所处的位置,以及它的寒热属性,进行恰当的治疗,给“充身”之气注入一股生力军,帮他一把,来为之助战。正如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上所述:“体若燔炭,汗出而愈”这就是说:当肌表感受外邪,出现发(高)热症状时,要想办法打开毛孔,使从肌表毛孔入侵的病邪,原路返回,灰溜溜的被排出体外!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肌表受寒感冒。寒邪的特点就是:寒性收引。不管是人体汗出贪凉受寒,还是天寒衣薄,寒邪由肌表侵袭人体导致机体气血凝滞,筋脉挛缩,这样就会导致“充身”之气被束缚,郁久就会化热,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作为医者在明白病的来源(肌表),病邪性质(外感寒邪),以及身体当时的虚实状况后,通过恰当使用辛温(热)的药,打开机体郁滞的毛孔,顺势而为,就能驱邪外出! 如果看到热的症状(发热、咽痛等)就迫不及待地上抗生素、头孢,相当于把这把报警的“烽火”一盆水浇灭了。体温升高,退烧药一拥而上,简单粗暴,不仅致病原凶并没有排泄出去,反而人体的“充身”之气被撕破防线,崩塌瓦解。结果呢?表邪内陷,趁虚而入!肺炎、慢性支气管哮喘、鼻炎、咽炎、心肌炎等等,都可能应运而生,当我们得病时,可能从来都没有细想过,这些极可能就是以往感冒失治误治损伤“充身”之气后,而导致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试想:或者发热、体温升高、咽痛,是朋友、信使,不是敌人;他是另一种语言,你要读懂他;一旦你重伤了他,表面症状消失,身体暂时平静。他就气馁、妥协、不抵抗了,这种情况后果是可怕的。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感冒失治、误治的严重性,在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开篇就讲“太阳病”—即外感表证(感冒),《伤寒论》全文三百余条条文,其中一百余条专门论述太阳病(感冒)失治误治的辩证及补救方法,可见用心良苦! 生命的完整性可以微调,但不容破坏。可别小瞧小小的感冒,中国民间有“感冒生百病”的说法。感冒治疗不及时,不对症,就会引发严重的疾病。往往一些身患绝症的人,就是在感冒后发病的,例子不胜枚举。 感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恰当的治疗的方法,重伤了“充身”之气,撕破了身体防线,为病邪的内侵,打开了方便之门,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后果不堪设想!哪里都会藏奸,至虚(极虚)之处就是发病之处,这就是规律! 所以,只有你读懂身体,平时善待他,关键时刻协助他,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才能从容应对。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包括你的思想,器官等等,互相之间有一种天然的协调性。只有维护这种协调,身体才会保持自我修复力,不断夯实防御力。 注:本文出自原文《感冒发烧非小事—请勿撼动身体的自防根基》,谨代表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zhzt.com/gmzz/104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