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日1穴】大椎穴——不用打针、吃药就能 导读:推拿大椎穴的作用与好处:可以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等。大椎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样找?本文图解大椎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推拿手法。 王军旗毫刃针筋膜松解疗法教学视频 大椎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中。颈椎一共7节,当你低下头左右转动脖颈时,上面6节颈椎都随着转动只有第七颈椎是不动的,这个不动的颈椎棘突下就是大椎穴。 取穴方法:首先正坐低头(当低头的时候两个椎骨才能分开,突出的脊凸才能摸得到,颈部最高的点(第七颈椎)下方凹陷处就是大椎穴,就是两个椎骨之间,上面的是颈椎,下面的是胸椎。若崛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穴位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颈横动脉分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内侧支。 大椎穴,经穴名。出《素问.气府论》。属督脉。手足3阳、督脉之会。别名:百劳穴,上杼穴。《肘后备急方》作大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大顀。 穴位含义:手足3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1)大椎。大,多也。椎,锤击之器也,此指穴内的气血物资为实而非虚也。大椎名意指手足3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本穴物资1为督脉陶道穴传来的充足阳气,2是手足三阳经外散于背部阳面的阳气,穴内的阳气充足满盛如椎般坚实,故名大椎。 (2)百劳。百,数量词,多之意。劳,劳作也。百劳名意指穴内气血为人体的各条阳经上行气血会聚而成。理同大椎名解。(3)上杼。上,上行也。杼,织布的梭子,此指穴内气血为坚实饱满之状。上杼名意指穴内的阳气为坚实饱满之状。理同大椎名解。(4)手足3阳及督脉之会。本穴物资为手足三阳经的阳气及督脉的阳气会合而成,故为手足3阳及督脉之会。 气血特点:气血物资为坚实饱满的阳气。运行规律:循督脉上传头颈。功能作用:益气壮阳。 主治疾病:①热病;②感冒、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③头痛项强;④疟疾;⑤癫狂,小儿惊风;⑥阳危诸证。如: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7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医治感冒、疟疾、颈椎病、痤疮、小儿舞蹈病等。 大椎穴穴位配伍:大椎穴配腰俞穴,有通督行气,清热截疟的作用,主治疟疾。配合谷穴、中冲穴,有解表泻热的作用,主治伤寒发热,头昏。配长强穴,有通调督脉的作用,主治脊背强痛。配曲池穴、列缺穴、风门穴主治感冒;配后溪穴、间使穴主治疟疾。配肺俞穴治虚损、盗汗、劳热;配间使穴、乳根穴治脾虚发疟;配四花穴治百日咳(双膈俞穴、双胆俞穴);配曲池穴预防流脑;配合谷穴治白血球减少;配足三里穴、命门穴提高机体免疫力;配大椎穴、定喘穴、孔最穴治哮喘;配曲池穴、合谷穴泻热;配腰奇穴、间使穴治癫痫。 按大椎穴为督脉经穴,作用:主治头项强痛,咳嗽。气喘之症。由于寒气大多是从大椎处侵入的,因此常常敲打大椎穴也能够避免风热感冒的产生。 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斜刺0.5~1寸;可灸。 防治感冒:在大椎处刮痧(要刮出痧点)或拔火罐(留罐10分钟,如有咳嗽可在双侧的肺俞穴加拔火罐);淋浴时也可用水柱冲击大椎处,水温需要高一些,以能忍耐、不烫伤局部皮肤为度。附:肺俞穴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治落枕及颈肩不适:在大椎处涂上红花油类具医治跌打损伤作用的推拿油,然后拔罐并留罐10分钟便可。肩部也可加拔几只火罐则效果更好。治粉刺:采取刺血加罐的方法。先用三棱针点刺大椎穴,随即加拔火罐,以出血为度,10分钟左右起罐。天进行一次医治,可活血通络、祛毒养颜。 白斑医院有哪些白癜风什么原因引起的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zhzt.com/gmzz/12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