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的山西临汾,路口伪交警站了个寂

时间:2023-3-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本组照片出自一本日本人的私人影集,再现了年古老的临汾城在日寇铁蹄下的真实影像。因为出自于侵华日军之手,自然少不了有选择地拍摄,这一点还希望各位朋友加以甄别。

临汾城

年的临汾城,城墙完整,城楼高耸。临汾是中华文明主要发祥地之一,上古时期方国联盟的首领尧帝曾在这里建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

城墙近景

这是临汾一段城墙,不远处是一座城门,上面有一座小房子,应为瓮城上的建筑。一座古老的破石桥横跨在干涸的护城河上,河的另一侧有不少的民居建筑。

临汾街道

从鼓楼之上看临汾的大街,一条笔直的大道通向远方,街边是高低起伏的商铺建筑,街道上有来往的行人。在店铺前,竖着不少的电线杆,说明此时的临汾早已用上了电力。

街头一角

临汾街头,几名男子站在一个卦摊旁边晒着太阳,在他们身后的墙角处,有两名男子正头抵着头窃窃私语。

小铁匠

在街头打制铁器的两个铁匠学徒,一个正在铁砧上锻捶金属片,一个在奋力拉着风箱。他们旁边围着不少同龄的孩子,穿着棉衣,戴着不同样式的帽子。有的因为头顶瓜皮帽,给人一种老气横秋的感觉。

奇怪的摆设

街头一户人家的门口,摆放着蒙着布的凳子,上面放着一件奇怪的东西。仔细辨别,才发现是馒头上插着一块圆形的面饼。这里大概是一家卖馍馍的店铺,这些摆设就是招牌。在门口处,蹲着一只东张西望的狗子,不知是不是正在伺机把招牌干掉。

交通指挥

临汾街头的一个交通岗亭,圆形的亭子顶部写着醒目的“慢”字。一名穿着制服的伪警察正在指挥交通。当时街头的车辆并不多,感觉设立岗亭更像是一种摆设。

运酒车队

当时临汾的汽车很少,独轮车却很多。图为一列独轮车队正在通过汾河上的一座木桥,每辆车上装着两只大酒篓。山西是古代酿酒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以前。明清时期,临汾的属邑襄陵所产的白酒更是博得了“天下第一”的美誉。

临汾县公署

大门外除了两头石狮子之外,还有两个穿着类似日本军服的伪军,一个站着一个坐着,没精打采。此时太平洋战争已经爆发,大门两边的墙壁上写有“打倒英美”、“振作精神”等宣传标语。

朝鲜银行

临汾地理位置优越,是晋南经济重镇,也是晋商文化的发源地和杰出代表。当时日本人为了在临汾攫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设立了好几家银行。图为临汾街头的朝鮮銀行。

准备银行

临汾街头的“中国联合准备银行”。这家银行于年2月11日设立,由侵华日军筹备、伪政权所谓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出面创办。其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控制华北金融,从而达成以战养战、以华治华的战略目的。

棉花出张所

这是一家日本商人在临汾开办的棉花公司,门前挂着的木牌上写着“东洋棉花临汾出张所”。日语中的“出张所”相当于中文“办事处”的意思。

纺织工

临汾有着漫长的纺织历史,尤其是明初建村的襄汾丁村,更是有着非常好的历史传承。图中的男子正在使用传统织机。这种古老的织布方式一直保留到今天,当地至今还保留着一首古老的民谣:“身坐的金龙宝殿(织机),脚蹬的一州两县(踏板与经纬线),手拿的苏州干鱼(梭子),口吐的夏县挂面(穿梭的纬线)”。

特务机关

日本陆军在临汾设立的特务机关。日本全面侵华之后,原本遮遮掩掩的特务机关便开始明目张胆地公开活动。陆军特务机关内部包括有机关长办公室、情报班、宣传班、产业班等部门,主要任务是监视汉奸的行动与收集抗日力量的情报。当地汉奸组织自卫团的总部也设在这里,以方便日本人更好地监视。

看演出的鬼子

为了鼓舞日本士兵的士气,日本军方经常会派出战地巡演团到各个占领区慰问,图为巡演团正在临汾慰问演出,台下坐满了鬼子。在舞台的正中央挂着膏药旗,而汪伪政府的五色旗却被当成装饰品围在台脚的装饰。

鬼子聚餐

一群鬼子军官正在一座窑洞里聚餐,桌子上放着各种饭菜,另外还有两大瓶的清酒。这帮畜生的手上不知沾了多少中国人的鲜血。

鬼子扫荡

当时在临汾的周边,有不少抗日武装在活动,其中的八路军部队更是被日本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从年至年间,日寇频频进行大扫荡,欲除之而后快。不过他们并没有占到多大便宜。根据史料记载,年5月至6月,八路军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在反击日军“夏季扫荡”的战役中,毙伤日伪军余人。同年的10月至11月,八路军第师部队又在反击日军的“秋季扫荡”作战中,毙伤俘日伪军余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zhzt.com/gmjc/15060.html
------分隔线----------------------------